MBA/MPA/MPAcc/MEM 考前辅导垂询热线:0411-39948306(市内)66773986(开发区)微信公共平台:dalian-mba 汇聚备考精英 放飞人生梦想!
·关于我们
·广告服务
·加入收藏
首页][新闻中心][管理实战][MBA咨讯][备考信息][MBA人物][人在职场][BBS论坛][MBA联合会][咨询天地
  当前位置>>MBA人物 ·MBA人物 ·在读mba访谈 ·财富人物 ·年度经济人物
MBA人物检索
标题:
内容:
类别:

  • 【你若盛开,蝴蝶自来】社科学员&理工IMBA班学生——韩吉庆  (2015.8.11)
  • 王石:我的M人生  (2014.4.9)
  • 俞敏洪谈创业:企业不能只有一个大厨  (2014.3.7)
  • “娱乐之王”邵逸夫离世 回首他的一生  (2014.2.17)
  • 李嘉诚的管理之道和管理艺术  (2014.2.17)
  • 联考状元眼中的MBA:高回报的投资  (2012.2.11)
  • MBA返乡“变”菜农  (2012.1.13)

  • 何敏华:沉静管理的实践者

    在评级业“黎明前的黑暗”里坚守了十三年

    见到何敏华第一眼,就让人感觉到她的与众不同。尽管身为国内最大信用级公司中诚信国际常务副总裁,但她很少讲大段的理理论和成功案例,她平和,执着,谦逊,克制,这不由让人联想到 《沉静领导》中所描绘的管理者。

    执着,也是一种决策能力

    在北京金融街的一座大厦里,何敏华兴奋地忙碌着,“去年央行的短期融资券放开了,中国的信用债券时代才到来。公司十几年的积淀,终于迎来了中国的信用评级市场真正开始发展的时候,且公司马上又要与国际评级巨头穆迪进行资金、管理和技术的全方位合作。”这种时候,无论是公司还是她本人都面临着很大的机遇,然而这种机遇的到来不是一帆风顺的,作为财会专业的高级人才,面对投资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诱惑,她在评级业“黎明前的黑暗”里坚守了十三年。这种执着,是性格使然吗?

    何敏华的经历很简单。1985年,她大学毕业后去机关工作八年,在十年代初“下海”加入中诚信,和公司经历了评级行业的坎坎坷坷。从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,到开始接触它,深入它。“企业的融资一定会向多渠道方向发展的,只要发行债券,企业就涉及一个信用的问题,那么就需要中间的专业机构给投资者提供投资风险的相关信息,需要评级,而评级机构本身必须公正客观,这样才会有人信。如此一来,就会理顺一系列关系,促经济健康发展,资源也能有效地配置了。”何敏华告诉 《经理人》 。

    信念很容易说清楚,但何敏华诠释它的方式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。“有很多人对我们不理解。有些接受评级的老总牢骚满腹,怎么我们花了钱还说我们不好呢?”何敏华坦言,信用评级这个行业的最高境界,是即使给对方一个低的级别,还能让他心服口服。但如果接到一个业务,最后发现不能出一个等级,或者对方非要一个等级,那就只有放弃。“因为评级必须对投资者负责。我们必须保证公司的信誉。”多年来,何敏华都在坚定而执着地执行着这一念。所以,每当开评审会的时候,何敏华通常都是最保守的,决不会随便给出一个等级。

    总结这些年来的职业生涯,何敏华觉得她只不过是在做一件事,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到今天。事实上,这种平淡无奇的朴素想正是沉静管理的力量所在,水滴石穿,她和她的团队这种谨慎的执着,让中诚信历经了十几年的洗礼,现在以国内最权威评级公司的形象站在了高速发展的起跑线上。

    潜入,发挥影响力的捷径

    评级行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非常高,至少是著名高校的硕士,还要经过两年的培养才能做分析师。而这个行业在中国又发展得很缓慢,留住人才成了比其他行业更棘手的问题。

    一位员工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:她刚到公司时去山东一个偏僻的郊区竞标,何总从深圳坐飞机赶过来帮她。谈完业务后两人终于到一家当地最“豪华”的小饭馆吃饭,看着穿一身宝姿套装的何总坐在只有一张桌子几个长凳的餐馆里,觉得有点不可思议。何敏华却说这对她来说很平常,她喜欢和员工在一线合作,这种“渗入”的方法在她看来有三个好处:

    ● 管理者的价值观和理念会直接影响员工。“你的想法你的思路,你做人做事的风格在具体的基层工作中就会影他们,他们就会更清楚公司的立场,明确做业务的基本思路。”很多员工认为,何敏华对这个行业的自豪感与成就感,还有她对待信誉的态度“传染”了他们,一群具有相似教育背景和追求的人,能够有机会合作比较高层的课题,能够走在行业的前沿,自己能得到独到而全面分析能力锻炼,很多人都喜欢这样的工作环境。

    ● 关注细节,能够察觉员工的感受。何敏华觉得这一点主要得益于自己是一位女性管理者,更敏感一些,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。在员工们的眼里,何敏华有时很像一位和他们一起完成作业的“班长”,没有严格的等级观念,有很多事情可以透明地沟通,她在为员工竭力营造一个宽松愉悦并且颇有学术气息的工作氛围。

    ● 务实的工作态度使她对员工一视同仁。在中诚信的员工中,有很多国内自己培养的研究生,也有很多“海归”。“我们公司完全不会因为他是海归就给他高待遇,我们更注重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。我们会根据他的专业去安排工作。比如,一个人在海外学到了一些更好更先进的模型,我可能就会把他安排到结构融资部,因为那里更需要新兴的金融工具模型,或者因为研究外国资料而需要英文比较好的人,我把他派到那里就以发挥他的特长。就我个人来讲,我觉得国内的研究生素质也很高。可以说,国内有国内的优势,海归有海归的长处。”
    也许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,她的信念和想法,就这样通过参与细节工作,像涓涓细流一样“渗入”整个公司,使植根于基层的员工都能体会到。这比通过各种制度各种会议来影响员工的言行,显然得更直接。

    管理,在于变化中的不断积累

    1999年,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和国际评级三大巨头之一的惠誉、国际金融公司(IFC)及工商时报实业公司成立合资公司—— 中诚信国际,何敏华作为中方代表参加运营管理。2004年,这段合作以中国诚信回购惠誉的股份而结束。目前,中诚信与穆迪的合资也拉开了帷幕。在与国外公司的接触中,何敏华认为他们规范的管是几十年上百年的累形成的,因为它必须根据公司的发展,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调整。而现在,何敏华需要做的就是根据中国本土市场的新变化,不断细化和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。

    “润物细无声”式的沉静管理比较适合高端的知识密集型的行业,这类企业员工素质很高,规模不是很大,但当企业高速发展时,它能否接受住考验,何敏华还需要超越自己。

    何华的儿已经十六岁了,由于没时间陪儿子,她一直对儿子抱有歉意,对于这一点,何敏华也有着“沉静”式的清醒认识,“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,你总归要有自己的事业,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样,你对事业的忠诚势必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。” 

    附文:
    何敏华简历
    1985年,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业
    1985-1993年,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司
    1993-1999年,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评级事业部
    1999至今,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

    浏览次数:2135 发布时间:2006-10-10 文章来源: 《经理人》杂志
    Copyright © 2004 - 2005 大连MBA网   咨询电话:0411-39948306,66775625         技术支持:大连西迪软件